唐山思达自闭症-唐山孤独症教育
服务热线:0315-5926100(唐山校区)0312-5675100(保定校区)

























































情况



分析



对策/备注




 

分享一个朋友的案例,符合行为分析的原则。



到底符合行为分析的什么原则(原理)呢?



这是在某QQ群某位家长的发言。



 


 


 


 


 


 


 


 


 


 


 


 


 


第一次


交锋



 


 


 


 


 


 


 


 


 


 


 


 


 


 


昨天我做饭时,儿子把牙签全倒桌上了。



想象一下场景(一):


妈妈在厨房里做饭,孩子一个人在客厅里——如果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在厨房做饭,炒菜,让孩子做个小帮手如何



如果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在厨房做饭,炒菜,让孩子做个小帮手如何?


为什么没有让孩子进厨房,家长怕危险,孩子会捣乱,会“越帮越忙”,这显然不属于家长的接受范围,看下面家长对到“牙签”的处理就明白啦。


没有哪个人一开始就会是“合格”的小帮手,只有多次反复的接触,孩子才知道自己要在厨房这块“宝地”里做什么事情,怎么做,如何避免危险等等。



想象一下场景(二)


孩子做了一件事情:把牙签全部倒在桌子上面——这件事情已经发生。


那么想想是一个什么样的牙签瓶子,全部倒出,那么说是打开盖子倒出来的——这说明孩子双手可以配合,知道如何拧开盖子;而不是从出口一根一根倒出来的——可以考虑将此作为孩子下一步要学习的目标。


他把牙签倒出来,还会做什么事情呢?怎么玩这些牙签呢?不论怎么玩,都是对牙签各种属性的一种探索,这可以增加他使用牙签的体验。



上面的事情没有做,那么孩子独自在客厅或其它房间里面,即使不倒牙签,也会做别的事情——如果孩子会玩某个玩具,或者听音乐,看动画片,还会玩牙签吗?……这个要在平时逐步地积累,功在平时




 


当事情已经发生之时,我们要不要给孩子“描述”一下孩子做了什么事情:把牙签倒出来了;撒了一桌子(还好没有弄到地上;弄到地上,可以扔掉,让孩子学习:掉在地上的,要扔垃圾桶——都是学习的机会;瓶子空了;……看看孩子在做什么,也可以描述一下:拿了一把牙签,掉下来了,下雨了,下雨了,下牙签雨了……。




 


行为主义的三段一致性(A-B-C)中,如果B是“行为问题”,那么在处理上,肯定是要先考虑A(前事、前提)。


到此为止,因为没有调控A,所以只能来处理C(结果)——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即是“马后炮”。




 


从分析来看,孩子倒牙签这件事,只是一个行为表现,应构还够不成“行为问题”吧!并且孩子还能够从中学习到相应的技能!


如果我们加入,有意识地设计符合孩子能力的相应目标,那么应该可以练习到多个领域的目标。


如上面的语言、双手协调、手眼协调,想象(假装)等等;还有下面的社会交往(轮流、等待),沟通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而“听话”只是众多目标之一,之一而已,而已罢了!



 


 


 


 


 


 


 


 


 


 


 


 


 


 


 


我让他捡起来,他不听,捡一些放进去再倒出来,根本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这时候,家长在心里肯定已经设定了一个目标:听话(服从命令,配合)——行为主义干预的基本教学内容。



听从命令,会不会百分之百?


父母发出命令,孩子就一定要听吗?他们可不可以有自己“拒绝”的权利,虽然有时候捣乱,甚至出现了所谓的“行为问题”,教会孩子适当地表达“不愿意”,“就不做”……是不是也该是一个目标。



家长在心里的目标肯定是:全部捡进去,盖好盖子——妈妈,明确给孩子说了这个目标;且使用用的词语(可能包括动作),孩子能够理解吗?



在心里设定目标时,一定要马上给该目标做一个“任务分解”。在本例中,也许可以是:




  • 5根(模糊一点,几根,一些)




  • 10根(更多一点)




  • 20根(一半)




  • 40根(一大半)




  • 全部




  • 盖好盖子





不过,从描述上来看,孩子其实听了妈妈的话——“捡了一些放进去”,这个时候,家长是和孩子一起捡呢,同时伴随一些声音的效果,一点点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还是在一旁当监工,同时不断地催促,或者甚至还数落着孩子。




 


生活(或者说交往、沟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仅是“命令——完成”的简单过程。



如果做了目光的上述“任务分解”,那么在孩子完成某一个目标之时,既可以给予“强化”,而“强化物”,就可以是“声效”、“表情”、“动作”,甚至是摇晃牙签瓶子发出的声音,还可以是“鼓掌”、“拍桌子”等等。


而作为预防孩子中途再倒,可以将牙签瓶子,控制家长自己的手里,孩子想倒的时候,一定要向家长要,那么孩子会如何表达呢?——这就是学习“沟通”的机会。


如果倒出来,那么就再捡起来,放进去;再次控制瓶子,孩子要倒,就必须再次表达,……如此反复,就可以反复练习到相应的沟通。



 


 


 


我说不捡起来就不准吃饭,还是不管用,看看我,没把我话当真。



捡牙签和吃饭这两件事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吗?


捡牙签是因为把牙签倒出来了;牙签在桌子上面的自然结果是什么呢?一桌子的牙签,都没有地方放盘子,碗等餐具——那好吧,就晚一会儿吃饭吧!看谁能够扛得住饿!——从这个层面上看:因倒牙签,而不能吃饭(失去自己需要的),是一种负惩罚。


而吃饭,是为了获取营养,长身体,也就是为了“不饿”。



强化强调直接性——直接的因果关系。


而“惩罚”也要强调直接性。




 


如上所分析,如果有“强化”可以用,何必再使用“惩罚”,哪怕是“负惩罚”呢?




 




 




 




 




 




 




 




 




 



 


 


 


第二次交锋



 


 


后来他爸爸下班回家,听说了,坚持让他捡,他捡烦了,直接把原来捡好的哗啦倒出来抗议,然后扭头跑卧室了。



如果说妈妈正在做饭,没有时间做上述的各种活动;那么爸爸下班回家,应该有时间了吧。


如果按照上述的分析来做,孩子会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表现呢?


这个时候,直接拉出来,估计就是一顿发脾气吧!


情绪的发作总有个过程,我们有太多的机会避免情绪的“剧烈”爆发,可以都未能及时把握住。





 


请看附件一:危机的形成。




 


用情绪换“听话(配合)”,是否值得呢?




 




 




 




 



 


 


 


 


 


 


第三次交锋



到了吃饭时我喊吃饭了,吃粉丝了,这是他最爱吃的,他一听打开门就往厨房跑。


他爸爸就把他隔离到饭桌外,说捡起来,不捡起啦就不准吃饭,抗战半小时,我们就吃我们的,他靠近就推开他。


最后他哭的哇哇的,一边捡一边眼巴巴看我夸张地吃着粉条,最后捡好了。


自己主动去洗手,过来抢饭吃。



多么希望没有这第三次交锋啊!


这个半个小时,估计父母和孩子都觉得会很漫长。


父母和孩子都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啊?!


“孩子过来,抢饭吃”——这得把孩子“饿”成什么样了?!




 


分析至此,已无语无言!




 


虽然结果看是孩子“听话”了,但是付出的代价也不菲啊。





 


请看附件二:危机周期和应对策略




 





 




 


功夫花在平时,


花在互动的“沟通”,


花在多个领域的目标,而不是仅仅的“听话”,


 


孩子所有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多种目标的教学机会。




 




 


优先考虑亲子关系,孩子的情绪!











重过程,轻结果!






附件一:危机的形成


 


 


 


附件二:危机周期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