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思达自闭症-唐山孤独症教育
服务热线:0315-5926100(唐山校区)0312-5675100(保定校区)

有人说,孩子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吸收能力强,唐诗里优美的文字和韵律都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他们的梦里,他们的心里,他们的歌声里。





对于中国文字和诗词之美,我毫无异议。





然而父母让孩子“背唐诗”多集中在3岁左右时期,并且很容易成为父母炫耀的工具,孩子经常被强迫在陌生人面前“表演”,如果罢演或者演砸了还要受到批评和取笑,演出成功则会被冠以“真聪明”的美称——欣赏唐诗本来毫无问题,但在这样小的年龄、用这样的方式、出于这样的目的来背诗是弊大于利的。





 


 


其实能背出多少首唐诗,只是孩子们的记忆能力而已,无法直接反映其智力水平,并不会让孩子更聪明,甚至和语言能力的关系也微乎其微。





同样两个三岁儿童,一个只能偶尔蹦出几个词,另一个可以用完整的句子讲述今天发生的事情,这才是语言能力的区别。





唐诗中的语言大都精简古奥,与现代汉语的用词及语法不同,幼儿由于缺乏实际生活体验,往往不明所以,从而很难内化。









记得小时候背“鹅鹅鹅……”这首诗的时候,我只是能把“鹅”这个字和图片上的动物对应上,其他什么“曲项”、“红掌”、“清波”这些我都毫无概念,大了几岁后才知道究竟是什么。





大量研究表明,孩子更倾向学会那些在生活中经常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名称,比如“苹果”、“汽车”、“娃娃”等等。





词汇能够展开的体验和联系越多,孩子更容易记住。





例如介绍“苹果”的时候,孩子听到这个词读音的同时,应该尽量让他/她能看到、摸到、闻到、尝到苹果,最好还能看到成年人说“苹果”时的口型。





如果是想让幼儿熟悉汉语的音韵,那么和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儿歌比唐诗更生动易学。比如: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再以英国为例,虽然人人都知道莎士比亚的诗歌十分优美押韵,但英国儿童通常在小学高年级才开始接受其“熏陶”,他们从小接触最多的也是语言浅显且带有押韵的儿歌。









如果我们暂且抛开语言音韵培养这个话题——要想让孩子自然习得一门语言,儿歌当然只能起很小的辅助作用,孩子必须要在日常生活/游戏中和成人频繁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互动。





如果日常语言互动的“质”和“量”已经足够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偶尔念念唐诗也没关系。但如果家长繁忙,本来真正和孩子一起玩的机会就不多的话(隔代抚养目前十分普遍),还是应该以更加轻松、直接、有助于培养亲子感情的互动为主。









作为言语治疗师,我曾见过经常给孩子读唐诗而日常互动“质”“量”不足的三岁女孩家长(孩子平时由姥姥照顾,但姥姥很少和孩子说话或玩耍),孩子能说的词却不超过20个。





对于这种存在“语言迟缓”倾向的孩子,若继续用难度过大的唐诗作为主要语言养料输入的话,孩子只会被“熏”得中毒。在指导家长增加有意义的互动并将自己的语言调整到儿童所在水平后,孩子没多久就出现了更多语言模仿和有意义词汇。




 




 


总之


给孩子【欣赏唐诗】没有问题


但是存在几个前提:








1、最好在孩子的自发表达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如:正常4岁~5岁)后,循序渐进;





2、父母选择相对简单的诗歌,用生动浅显的语言讲解,同时最好身边有和诗句有关的实物、实景(至少有图片、视频)时;





3.、目的不是让孩子背诵和在他人面前表演,但支持孩子自己出于兴趣的朗诵和背诵;





4、求孩子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质”,而非“量”。





否则,哪怕小孩子依靠记忆被迫囫囵吞枣背下来上百首唐诗,几年后只能像那首《铁血丹心》一样,留下“依稀往梦似曾见”的模糊印象而已,逐渐烟消云散。





其实,有背那么多唐诗的时间, 倒不如做些更有益孩子全面发展的事情,比如去大自然走走,到动物园看看,找小朋友玩玩……





话说如今,唐诗似乎也不如以前流行了,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玩ipad长大的,改天有空我再单独谈谈这个培养语言迟缓儿童的好帮手!







 




 


另:






培养孩子的能力,如果还没到最合适的培养年龄,是需要家长/老师非常高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来实现的,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则可能事倍功半,具体做法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







幼时所接触的很多事物,虽然日后会逐渐发觉种种受益之处,但若起初采用更符合发展规律的培养方式和内容,成年后受益必将更大。







换言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在孩子教育上产生不同的结果。越希望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就越应该“让孩子在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情”,这样效果最好,不然可能跑得更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