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思达自闭症-唐山孤独症教育
服务热线:0315-5926100(唐山校区)0312-5675100(保定校区)
学员信息
     小硕,是一个帅气的男孩儿,家里有一个哥哥,平时妈妈忙于工作,一直是由家中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妈妈平时对孩子的管教很少,大多数由孩子独自玩耍、看电视,与他人的互动较少,目前由妈妈带着来机构上课。
 
基本情况
      服务对象社会互动性、对外界的关注较弱,与人的互动很少,初期对陌生环境的适应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或事物关注度很高;认知能力偏弱,具备一些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生活中常见的接触的物品),语言表达方面多数情况下以哼哼声音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能发单一的音,如:妈、不等,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伴有一些晃动手指自我刺激现象;对于出力气的项目参与度比较低,也会经常出现抵触哭闹情绪,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调节,上课期间也会通过哭闹、连续跺脚来逃避练习。

 
 
家长诉求
      长期目标家长希望孩子以后可以进入上小学,短期目标家长希望孩子在集体中跟随能够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对老师的常规指令能够独立做出反应,有需求时能用语言来进行简单的表达。
学员问题分析
2023 RECRUIT
 
运动能力
 
能够完成走、跑、爬行,前进跪走等简单的动作,相关肢体协调动作时身体的协调控制动作计划能力不够,如:手脚开合跳可以连续做10个左右,10个以上会出现手脚不协调不能灵活支配现象
 
前庭觉方面
 
个案前庭神经过度不敏感、表现为做动作时懒洋洋慢吞吞、对外界反应速度偏慢,且对于外界的关注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过多。站立的时候会有身体不断前后左右摇晃且姿势不能够维持的情况。伴有视觉刺激寻求,表现为斜视看喜欢的物品、亮光。
 
触觉方面
 
个案触觉比较敏感,尤其是头部和前胸害怕他人触摸。对陌生人、新的环境适应需要一点时间,会容易紧张比较粘人。恐惧彩虹伞类的教具带来的感觉刺激。情绪调节能力不足,会持续哭闹约30分钟,需要利用别的物品如食物帮助转移注意力并安抚。
 
本体方面
 
个案伴有本体觉失调的现象。跑、走、站、蹲、跪等基础运动过程中,展现出身体肌肉力量偏低,身体松垮、歪斜的情况。个案有本体觉寻求现象,表现为喜欢用力甩手、扔物品。


 
介入策略
短期目标:
1. 加强前庭刺激的输入,来提升个案的警醒度,调节孩子的对外界的反应状态
2.加强触觉和本体觉刺激,通过触觉和本体觉刺激的输入来满足自我需求,减少自我刺激行为、促进稳定情绪,使个案能以愉悦的心态来学习。
3.加强核心肌肉群的力量,大量增加腰腹躯干的稳定性及肌肉力量,提升个案身体的稳定性
 
介入过程
介入一:针对前庭觉神经不敏感,设置前滚翻、双脚跳障碍、侧滚翻、滑板爬等项目进行干预,练习时注意力偶尔会分散、走神,能持续跟随老师10分钟,之后需要转换项目来维持注意力的时长,课中对指令的反应,自己理解范围内的能够在1-2秒内做出反应,对外界的关注有了明显的提升
介入二:针对触觉和本体觉寻求,设置俯撑击掌或投掷沙包、仰卧撑走等动作来进行干预。俯撑击掌、投掷沙包可以满足身体肌肉及关节的触觉和本体觉需求,在运动的同时也增强了个案的肌肉力量,减少刺激的寻求
介入三:针对核心肌肉群的力量,设置仰卧起坐、左右摆腿、高抬腿等项目来进行干预,过程中加入认知理解数数制约、代币制,做动作时配合度和做事的持久性有了明显提升,由之前抵触完成5个仰卧起坐提升到能持续完成20个,腰腹的核心力量与身体稳定性有很明显的提升。

 

介入成效
      通过一个月的个别化密集干预,个案在课上的本体觉刺激行为有所减少,由之前频繁出现,到现在一节课偶尔会出现1-2次。对于部分本体觉出力气的项目也能积极配合完成,在老师语言鼓励下也能持续完成规定的组数;对于抵触的项目,能在语言鼓励或少量辅助下坚持完成,有情绪出现时也可以在1分钟内调节好;也会主动进行简单的表达,如:不做了、不要等,做项目时对于自己会做的项目,比较主动也能独立完成,触觉方面在播放舒缓音乐进行前胸、头部、双腿抚触等脱敏干预,目前可以与人握手,熟悉的人拥抱接触;前庭干预后个案课中的状态有所提升,也会主动跟随老师,做事的意愿度和主动性有显著提升;社会性互动意识有很大进步,喜欢让老师追着跑,眼神关注有很大进步,对于不想做的事情也学会用“不做”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用肢体向后移动来表达自己,看到自己喜欢的物品时,如果拿不到,也会主动寻求帮助,并用手指向物品,语言来表示自己的需求(虽然表达不太清晰,但个案也在用主动语言进行沟通)
本案例由思达特教中心感统组老师李宏彬老师提供,由感统组科目负责人葛东磊老师审核。